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昆仑奴:擅长水性、面部黝黑,异域的他们究竟来自哪里?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激您的支持。

引言

唐朝时期,是一个是空前的盛世时期。

唐朝时期,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时期。

当时,人们可以接受各种肤色

这些人不是传统的中原人,一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昆仑奴”。唐朝的昆仑奴,是一个具有奥秘色彩和争议的一种人物身份。

昆仑奴是一种有具体文献记载的一种群体代表,同时,在唐朝时期,昆仑奴的数量达到了巅峰时期。

关于昆仑奴,有人说他们来自于非洲、都是黑人奴隶,又有一部分认为昆仑奴是来自于东南海地区。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究竟是来自于哪里?

一、昆仑

昆仑,是音译过来的词语,来自于突厥语“Qurum”。这个突厥词语的本意是表示黑烟灰。而昆仑一词用来表示人,就是表示人就像黑烟灰一样,非常黑。

昆仑奴,从字面意思表示即是代表外表黢黑的奴隶。

关于昆仑一词,还有一个昆仑国。但是历史书籍记载的昆仑国度的具体位置却是不独一的。

昆仑国不是单一国家,当时所在的马来半岛、缅甸、爪哇等国家都属于昆仑国。

但是,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一般都属于东南亚地区。

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昆仑奴,表示是来自于昆仑国度的奴隶,即是来自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奴隶。

二、昆仑奴的来源

昆仑奴都是非洲黑人还是来自东南亚的土著居民?关于昆仑奴的起源,说法不断不统一。主流学者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部分人认为昆仑奴是来自非洲。因为昆仑奴的外形描述和非洲人的体质特征非常类似,身体黢黑、一头蜷发。

而另一部分的学者认为昆仑奴是来自东南亚。因为古籍记载的昆仑奴都是擅长水性,这一点于生活在东南亚水域附近的土著居民非常像。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 来汉地游”

“海中洲”,海中的岛屿,是唐朝人对东南亚一带岛屿的称呼。从唐朝这一句诗上看,一部分的昆仑奴应该来自东南亚,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非洲黑人。

昆仑奴除了面部黢黑是外部特征以外,还有一个次要的特征就是擅长水性

擅长水性,可以推出昆仑奴生活范围应该是在水域附近,而认为昆仑奴全部来自非洲这一观点就站不住脚跟了。

唐朝玄恽法师《法苑珠林》 中就有“善水昆仑”之说。在东南亚群岛的土著居民,自幼与水打交道,所以大多水东南亚群岛的居民自幼便会游泳、擅长水性。

“佛殿阶前石狮子,大洋海底铁昆仑”。

这一句可以看出唐朝时期昆仑奴擅长水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同时昆仑奴的水性是极好,昆仑奴的力气是极大的。

“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 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 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 敢辄近,乃是鳄鱼之窟宅也”

关于唐朝时期昆仑奴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昆仑奴是属于奴隶的范畴,很多富人豢养昆仑奴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由于昆仑奴本身擅长水性、身体强壮,也被当地人当做神人使唤。

在《太平广记》终记载了,唐朝李太尉德裕已经因为犯事被贬官,贬到偏僻的潮州地区。在他远赴潮州的路上,经过鳄鱼滩。

当时,因为鳄鱼恶意破坏船只,导致船只受损,李太尉平时最收藏的古玩字画被沉到了船中。

场面非常混乱,一时间李太尉惊慌不已,大呼:“我的字画啊”,一边挥手。同时,为了挽救本人收藏的古玩字画,于是命本人昆仑奴摩诃到水中取物。

昆仑奴反抗的结局就是会被乱棍打死,如果照指令做了也无疑是成为送到鳄鱼口中的肉。

真鳄鱼,昆仑奴入水中几乎是等于送命,这样的指令在现在看来是把昆仑奴的生命当做草芥。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有正在训练狮子的昆仑奴和正在训练大象的昆仑奴。

次要的一个点就是昆仑奴的肤色为黑色的特征。

一方面是肤色发黑,头发蜷曲,这一方面的特征于非洲的黑人特征非常类似

传说,在唐朝贞元年间民间相传有治病神人,当时这个神人有两个昆仑奴。

当神人要为病者治病减轻痛苦的时候,他就把手放在昆仑奴的手上与之研磨,没一会儿,手指就变得像染了黑色油漆一样。

这个治病神人就把手上的“黑漆”涂抹到患者伤口的地方,患者的伤痛就减轻许多,甚至达到痊愈的效果。

唐朝的街道上有很多卖面具的小摊子,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夜市。当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面具,面具黢黑,这就是昆仑奴的面具。

另一方面,昆仑奴的穿戴特征,这一方面的穿戴特征与非洲黑人亦非常类似

唐朝的书籍中,记载着昆仑人一般是“赤脚敢曼”。

赤脚,一般赤足形态,不穿鞋子。因为非洲温度非常高,很多非洲黑人在室内也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经常是赤脚的形态

“敢曼”,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下半身所穿的贴身衣服,而上半身不穿衣服。

唐朝昆仑奴“赤脚敢曼”抽象,就像是一个黑人不穿鞋子,不穿上衣,只要下半身穿衣服的男子抽象

唐朝出土的黑人陶俑,大多是上半身没穿衣服或者是简单披着一个披肩、穿着短裤的抽象

昆仑奴具有言语天赋。

昆仑奴因为地理优势,出生于各国接壤的地方,所以一般具有言语天赋。

当时,隋朝的大将军陈棱率兵打到了东南亚。由于言语不通,很多事情没有办法沟通。

当时,只能抓一批本地的昆仑人做奴隶,开始的时候奴役他们给官兵洗衣服、喂马等一些事情,慢慢地发现这些昆仑奴不只会做奴隶的事情,还会说附近几个岛国的言语

这些昆仑人在学习汉语、领悟汉语的方面也是很迅速,于是,这些最早的昆仑奴成为了本人的翻译。

在《隋书》中记载,公元610年,陈棱大将军率兵打到了琉球( 琉球是位于中国台湾和日本之间的群岛)。

当时,这一场和平昆仑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言语不通,只能派会说琉球言语的昆仑奴前去弹压

另一方面,在水站方面,昆仑奴十分擅长水性。昆仑奴可以在其中担任水手、从事修船和水下打捞的事情。

根据唐朝出的黑人陶俑和书籍中描述的一些关于昆仑奴的说法,即有符合非洲黑人的特征,比如昆仑奴是全身黢黑,头发全曲。同时,也有符合东南亚水域居民的特征,比如昆仑奴具有言语上的天赋,擅长水性。

所以,后人很难断定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就是来自非洲或者就是来自东南亚地区。

结语

昆仑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在唐朝时期是真实存在并且数量达到巅峰的一个时期。

唐朝,包容性和兼容性都是封建时期其他王朝所不能比的。世界的不同肤色的人群都纷纷来到唐朝国土来获取财富、追求幸福。

不论是前来从事商业贸易的白种人,还是跟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昆仑奴,都是唐朝时期文明的一种意味

带有奥秘色彩的昆仑奴,他们的来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文献:

《隋书》

《太平广记》

《旧唐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