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名伶常常有着密切的往来,以下来源于《戏剧旬刊》的文章就谈了谈几位文人之依附名伶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人与名伶间的故事。
自左至右:罗瘿公、程砚秋、吴富琴、齐如山、许伯明
高阳齐如山君,现居旧都,在绒线胡同组织有国剧陈列馆,规模划一,已不甚从事于跟随名伶左右。梅博士即为其一手形成博士莅北平,列李等于门墙者,齐氏之力也。齐氏关于国剧著作颇多,引见国剧于海外,为力尤巨。诚为傍角者之泰斗,国剧界之功臣也。而因傍角以致富者,亦惟此公而已
梅兰芳与齐如山
陈墨香氏,于剧学知识淹博,而不专。常为慧生撰剧本甚伙,作风自成一格。现赴首都研究院,不复为小留香馆主人之左辅右弼矣。荀氏现任秘书为陈水锺,未悉为何许人。
以喜编排神怪之尚绮霞氏,最后由清逸居士打本子。自清逸物故后,则徐汉生君襄助其事。然徐君非编剧之才,乃由吴幻荪任其事。吴君本为北平华乐园之职员,对于剧学资历甚深。每于平中各非披露评论戏剧之作,终以业务关系,类多褒词,未获尽其原意。吴氏又常参赞杨小楼、郝寿臣、高麈奎之幕。各伶所演之剧本,多出其手。最近尚氏又延李寿民君入幕制戏。李君笔名“还珠楼主”,以撰《蜀山剑侠传》而享名于时。该传满纸荒唐,直如封神演义然颇具吸引观众之能力。此种说部,与尚氏之戏路相同,气味契合,有由来矣。本月份,尚氏在平露演之《青城十九侠》,即为李君之手笔。戏中关节与《峨嵋剑》一路,然平中方禁演神怪戏而此类荒唐离奇,又含有鼓励人报复私仇,毫无义意之作,如何取得平中社会局之同意而准演,此又不由令入叹名伶之万能也。
《青城十九侠》尚小云饰吕灵姑
金仲荪氏之于程砚秋,是由捧角地位而为傍者也。程自罗瘿公赴玉楼后,如《荒山泪》《春闺梦》等剧,皆为金君之供献,程视之如师友。金曾任代理戏曲学校长,而现任音乐戏曲研究院北平分院长。程氏幕中文人最多,如杜陶颖氏、尽晶心氏等。杜氏精于词曲之考据,尽君则学贯中西无所不知矣,又焦菊隐氏,亦曾一度参加程幕,中途分道者也。
以上所举数君,以参加名伶之幕,而擅编剧者论之。其余为名伶司笔札,营庶务,则无法调查之也。
又于诸君子外,得一无名英雄焉。英雄名李亦青,曾佐马连良氏组织旅行团,并随之至上海闻马氏最近供献之《羊角哀》《胭脂宝褶》《全部一捧雪》(代封官)等,均出其手笔。但李氏一直不露名,所制各戏,多书马氏自编。成人之美,有如此者。最近马氏来黄金出演。即无李氏同来,友人或转询马剧团中人,则以“走了”二字答之。其“走了”之缘由,故不悉。然而马氏之不能延揽人才可见矣。
还有一关仲英氏,曾列马氏幕,亦常游于荀慧生之门。最近则依傍李盛藻,为各伶书信札,兼营琐事。尝为李盛藻编《曹刿扶国》。场目松散,无可取之处,是中下之驷,不足与上述诸公列也。
从观诸文人之制戏也,齐如山氏近于“唯美派”;金仲荪氏则主张“非战”;陈墨香氏,多描写两性问题之悲剧;李寿民氏则着意于神怪热闹,可谓之为童话剧;吴幻荪氏则形形色色,因人制剧,然抚拾即是,类多败笔;李亦青氏制戏气魄最大,且含幽默讽刺,但少创作,或因机缘所限,然实杰才也……(墨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