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至,收麦忙,眼下正是小麦陆续成熟收割的时节,河桥镇云浪村“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功能区的小麦也迎来了初次丰收,已经荒废的土地变成了让种植户、村民增收的良田。
在河桥镇云浪村,600多亩小麦已经成熟,轻飘飘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微风吹过,泛起阵阵麦浪并分发出浓郁的麦香。望着金灿灿的麦田,种植大户林生根满脸欣喜。
种植大户林生根:这里总共流转了820亩,现在种小麦有650亩左右,平均每亩600斤左右。质量还可以,全部是饱满的,如果不是金黄色,说明麦子的质量就差了,现在看起来都是金黄色的,金黄色就是好的。
据老林引见,虽然这些土地是2021年刚流转过来,但是今年小麦在扬花齐穗期日照充足,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较少,产量还是有所保证。
为了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收割小麦,老林雇佣了两台大型收割机协助收割,只见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越,收割、秸秆粉碎同步完成,装满后就倒入一旁的运输车中再送往粮仓。老林说有了机械设备的助力,小麦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收完,接下去就是预备种杂交晚稻,发挥农田的最大效益。
种植大户林生根:作为我们承包户来讲,也很有决心的,尽量把地种好,不管是小麦也好还是水稻杂交晚稻也好,也要提高产量,这样子一个对国家有贡献,对我们本人也添加一点收入。
据了解,原来这片区域都是退化的雷竹林和荒地,自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河桥镇云浪村村委就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土地600亩给种粮大户种植,为村民创造收入66万元。
此次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功能区小麦首获丰收不只承包户决心大增,也让云浪村村委更坚定了“非粮化”工作的决心。
河桥镇云浪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生平:其实我们本人种还种不起来,这样子我们村里的老百姓也得到这一项实惠,现在老百姓都很高兴,都统一流转掉。
文字:蒋玉红上一篇:最美37度·会展海岸线丨八角湾畔,“云浪·银贝”靓出新高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