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树枣文字网!

看钱知史1(宋元通宝)

树枣文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北宋在建立之初仍使用唐钱;宋太祖赵匡胤时沿后汉旧制铸新钱以示改朝换代,铸造宋元通宝”为宋朝开国钱币,铸造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元通宝版别较多,除背有星、直、日、月、上菱纹外,常见的次要有:大字、长通、狭通、小字阔缘等。

又因唐末到五代战乱不断,铸钱少,货币流通量减少并且北宋各州随俗,有八十或八十五钱当百,更有四十八钱当百。故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九月“诏所在悉用七十七为百者”,且一千钱的分量要在四斤半以上,这种不足百钱的计算方式称“省陌”;一百钱实数的,称为“足陌”。同时在北宋初期,政府允许使用各地原有货币,五代时期割据政权铜、铁钱兼行,后蜀、南唐、“湖南、福建、皆用铁钱与铜钱兼行”。而后来币制稳定后,川蜀地区成为北宋时期的铁钱次要使用区。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一、北宋建立

因后周恭帝即位“年少国疑”,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开国侯、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今河南商丘睢阳)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一,指使人谎报军情“契丹入寇,河东贼军(北汉)自土门东下,与蕃寇合势”。得到后周首相范质(后归宋)及次相王溥(后归宋)决策。率殿前、侍卫二司精兵北上,首先命可能成为兵变阻力的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后归宋)先一日出发渡黄河北上,后散布流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让当年结义的“义社兄弟”殿前司都指挥使石守信和都虞侯王审琦驻守京城为内应。

正月初三到达陈桥驿后,在其弟赵匡义,幕僚赵普、李处耘;心腹王彦昇、李汉超等部署下于正月初四清晨,将预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拜曰“诸军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同时派心腹潘美进京城向后周大臣通告兵变夺权,在石守信接引下顺利入京城,在崇元殿由后周恭帝进行了禅代礼,赵匡胤登基称帝,是为太祖

正月初五(公元960年2月4日)以所领归德军节镇宋州,建国号为宋,开封为首都,改后周显德七年为宋建隆元年。其弟赵匡义赐名赵光义。史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二、平叛乱

1、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末,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赵匡胤命慕容延钊、石守信、高怀德分别率军会攻李筠;五月中旬宋太祖赵匡胤亲征督战,围攻十余日后李筠兵败他杀。宋太祖赵匡胤改命义社兄弟”李继勋为昭义军节度使,防备北汉。

2、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反宋,宋太祖赵匡胤命义社兄弟”石守信和王审琦征讨;十月宋太祖下诏亲征,十一月破扬州,李重进全家他杀,淮南平。

三、收兵权

太祖赵匡胤为保宋朝长治久安处心积虑的要处理兵变夺权的隐患。从建隆元年开始,由关系较疏远将领开始逐渐夺其兵权,改任地方节度使(享其权利,但无兵权)。建隆二年春慕容延钊自请解军职后不久,太祖召赵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吾欲息天下之兵,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对曰“陛下之及此言,天地神人之福也。节镇太重,唯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不久后太祖赵匡胤因晚朝,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期间宋太祖告知诸将,做为皇帝不像大家一样快乐“朕终夕未尝敢安枕卧也”,虽然各位不会有异心,但不敢保证大家的下属为了富贵不会“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于是石守信、高怀德等将领心领神会,于次日皆称疾,交出兵权后,就任地方节度使。

四、收节度使权

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朝衰败的经验,建隆三年设置县尉,担任各节度使辖区内县、乡等治安案件的审理;节度使只担任其所在的城区内的管理。同时为控制节度使“制其钱谷”,将节度使的财权收归地方最初“收其精兵”,将各地精兵收归地方做为“禁军”。又“选强壮卒,定位兵样”作为选兵的标准。剩下的称为“厢军”,主要担任地方的治安和“兵役”(修桥、铺路等)

五、定商税

太祖赵匡胤注重商税的征收,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这也是历史上首部商业税务法规。

义社兄弟: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以他为首的所谓“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